学点风水

琥珀风水:为什么说戴蜜蜡貔貅能招财?

为什么说戴蜜蜡貔貅能招财?大家对貔貅肯定不陌生,如果没有佩戴过蜜蜡貔貅吊坠、手链之类的,应该也见过银行门口竖立着威武的雕塑,或是看到一些商铺里摆放着的看似虎豹又不是虎豹

为什么说戴蜜蜡貔貅能招财?

大家对貔貅肯定不陌生,如果没有佩戴过蜜蜡貔貅吊坠、手链之类的,应该也见过银行门口竖立着威武的雕塑,或是看到一些商铺里摆放着的看似虎豹又不是虎豹的摆件,那便是貔貅了。那么貔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戴蜜蜡貔貅能招财?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的神兽,在古代有雌雄之分,雄性的叫做貔,雌性的叫做貅,也不大讲究雌雄之分了。在龙生九子的众多版本中,也有一种说法是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其子貔貅。貌似金蟾,描述了貔貅的长相。有金蟾、麒麟的特征”身形如虎豹,头尾又有龙的形状,貔貅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食量惊人“能够吞天下万物而不泄。因此被人们认为是招财进宝的瑞兽了,同时貔貅也用来比喻英勇善战的军士,有不少神话故事记载了貔貅帮助帝王屡战屡胜的功绩,黄帝指挥驯养过虎豹、熊、貔貅等猛兽的部落。蒙古人十分崇拜貔貅,每一个士兵都要佩戴貔貅。高举貔貅旗帜;越来越多的生意人会佩戴或摆放貔貅,希望貔貅能够打击生意上的对手。

无锡琥珀蓝湾房子风水怎么样

没看不知道

琥珀在风水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段岁月。那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政局变幻,城头变幻大王旗”黄巾起义、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东晋偏安......那是一个儒释道碰撞交融。文化璀璨、人才辈出的年代,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谢世家、还有陶渊明,七步成诗......当然还有书圣王羲之、大数学家祖冲之、水墨画始祖顾恺之(奇怪,).....那是一个奇葩辈出、轶事满满的时代”魏晋有,清谈、喝酒、嗑药(五石散)”所谓的闻鸡起舞、投鞭断流、画龙点睛、看杀卫玠、貌似潘安、才比子建等等,说的都是这时期的事儿;我们说琥珀,时局辣么乱。谁还有心思搞这个,琥珀在典籍记载以及后世考古中?并不鲜见,比起汉代来,还有了些不得不说的进展。古人对琥珀的成因和性状有了一定的猜测和了解。1. 晋代张华(232年-300年)在其所著《博物志》中记载,松脂沦入地中。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千年化为琥珀,今太山(即泰山)有茯苓而无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无茯苓。《博物志》是继《山海经》后,我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是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编纂此书的张华,乃西晋文学家、藏书家。据称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真是庞然大物。兴盛几百年啊)书中所说,松脂千年化为茯苓,再过千年由茯苓化为琥珀,以现在眼光来看,在形成时间和过程上有一些偏差,但确已经认识到琥珀是松脂所化,此处还提到其产地在益州永昌。这是个神马地方呢,永昌位置相当于现代的中国云南省西部、缅甸克钦邦东部、掸邦东部地区?那么这里所指的琥珀,应确属缅甸琥珀无疑。距离缅甸琥珀产区很近同样是博物书。晋代郭义恭的《广志》对琥珀也有记载,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浅者五尺。初时如桃胶,其方人以为枕,这对琥珀的埋藏环境、形成以及开采有了进一步的描述。应该属于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博南古镇。在大理、云南一带,和缅甸琥珀也比较接近,2. 同期郭璞(276年—324年)在志怪小说《玄中记》中记载,松脂沦入地中。千岁为茯苓:郭璞是哪位大神呢,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方术士。被后世公认为是风水鼻祖?琥珀是由枫树的树脂落入地中。历经千余年化成,和张华《博物志》所述相差不远,不过一个说是松脂、一个说是枫脂,古人没有现在科技那么精确,也略微缺少点实证精神,有这种分歧也属正常,3. 东晋常璩(约291——361)所撰《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孝明帝永平十二年。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博南县西山高三十里。越之得兰沧水,有虎魄,又有珊瑚...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这里说明古人注意到了琥珀吸芥的现象,其实就是琥珀摩擦生出静电。吸附住了一些小碎屑,二、承接汉代,琥珀一如既往的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圈子里游荡1.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 南齐书》卷七记载。极选珍宝:不复周用。贵市民间金银宝物,价皆数倍,虎魄钏一只,京邑酒租,皆折使输金。犹不能足...郡县无敢言者,此处的主人公是齐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83-501年)。父齐明帝萧鸾。母刘氏,明帝死后继位。炼丹家、文学家,山中宰相”在其所撰的《名医别录》上品·卷一记载。虎魄:味甘,定魂魄,这是比较早的古籍中关于琥珀药用的记载。而且功效看起来还真不错,在《名医别录》中,陶弘景是把琥珀与松脂、松实、松叶等归为一类,对琥珀的性状似已洞若观火,真不愧是后世医药家、炼丹家的鼻祖,该书后面是这样记载的。主治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治恶风生太山。六月采,松叶。味苦:主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中,其中说到食用松叶可以。不饥“延年,不知有没有人亲自试过”味道很独特,陶弘景还整理了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比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还要早好多个世纪,里面对琥珀也有描述和记载。味甘。主安五脏,杀精魅邪鬼,今烧之亦作松气,世有琥珀中有一蜂,形色如生。这里说到琥珀里面有一蜂,这恐怕要算最早的虫珀记录了吧。3. 在沈约(441~513年)所撰《宋书·武帝纪下》中记载了六朝南宋武帝刘裕的一则故事,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宁州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命捣碎分付诸将,该故事亦见于北宋李昉等人所著《太平御览》 卷一百二十八,宋武帝刘裕把光色瑰丽的琥珀枕头。捣碎分付诸将,制作金创药“充分利用了琥珀”笔者在切割琥珀的时候偶而也会切破手指“效果确实比一般的创可贴好不少,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是南朝(宋、齐、梁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学问渊博。据称是齐、 梁文坛的领袖。这则记载不同于其他志怪小说,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四、琥珀明确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1、还是《华阳国志》。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巴、阴平。北接秦川,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而车渠、玛瑙、珊瑚、琳碧、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筇竹、殊方奇玩,盈于市朝,振扬威灵,这段记载说明,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像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水晶等珍宝奇玩。在市面上多了起来,各种珍奇物件层数不穷,这既能体现天子的威严。又能给那些偏远民族一些贸易机会,所谓泽被万方。当真是天朝上国的心态啊,嘉庆年间印刷的《华阳国志》2.唐代姚思廉撰写的《梁书》,记载了南朝齐、梁(502—557年)时期五十余年的史实。诸夷海南诸国、东夷、西北诸戎,中天竺国“汉世张骞使大夏,国人云。市之身毒,盖传译音字不同,其实一也...国临大江。名新陶,总名曰恒水...其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珊瑚、琥珀、金碧珠玑、琅玕、郁金、苏合,今天的印度在古代叫做天竺、或者身毒,由此记载来看,当时的印度。也已经通过与大秦国、安息国的海外贸易。取得琥珀、珊瑚等珍宝了,似乎在那个时候已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我们都知道北魏郦道元(472年—527年)写过一本《水经注》,洋洋万言。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其中卷三十六关于永昌郡的描述,也有琥珀的记载,按永昌郡有兰仓水。出西南博南县,汉明帝永平二年置...兰仓水出金沙:越人收以为黄金,又有琥珀、珊瑚、黄、白、青珠也。分毫。举头三尺有神明,看不透的。

随顺说琥珀——魏晋风骨与琥珀故事

从公元220年到589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段岁月。那是一个统一王朝消失的时代,社会动荡,政局变幻,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黄巾起义、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东晋偏安......那是一个儒释道碰撞交融,文化璀璨、人才辈出的年代,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谢世家、还有陶渊明,可以说是才高八斗,七步成诗......当然还有书圣王羲之、大数学家祖冲之、水墨画始祖顾恺之(奇怪,都是”之”).....那是一个奇葩辈出、轶事满满的时代,魏晋有“三宝”,清谈、喝酒、嗑药(五石散);所谓的闻鸡起舞、投鞭断流、画龙点睛、看杀卫玠、貌似潘安、才比子建等等,说的都是这时期的事儿。好了,不扯了,我们说琥珀。其实,时局辣么乱,谁还有心思搞这个?然而,琥珀在典籍记载以及后世考古中,并不鲜见。比起汉代来,还有了些不得不说的进展。一、这一时期,古人对琥珀的成因和性状有了一定的猜测和了解,并且基本接近了真相。1. 晋代张华(232年-300年)在其所著《博物志》中记载:松脂沦入地中,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千年化为琥珀。虎珀一名红珠。今太山(即泰山)有茯苓而无琥珀,益州永昌出琥珀而无茯苓。 《博物志》是继《山海经》后,我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是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编纂此书的张华,乃西晋文学家、藏书家,据称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这张家,真是庞然大物,兴盛几百年啊)书中所说,松脂千年化为茯苓,再过千年由茯苓化为琥珀,以现在眼光来看,在形成时间和过程上有一些偏差,但确已经认识到琥珀是松脂所化,相当有进步啊。另外,此处还提到其产地在益州永昌,这是个神马地方呢?粗略查一下,永昌位置相当于现代的中国云南省西部、缅甸克钦邦东部、掸邦东部地区。那么这里所指的琥珀,应确属缅甸琥珀无疑。古代的永昌地区,距离缅甸琥珀产区很近同样是博物书,晋代郭义恭的《广志》对琥珀也有记载:琥魄,珠也,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浅者五尺,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琥魄。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其方人以为枕。出博南县。这对琥珀的埋藏环境、形成以及开采有了进一步的描述。其中所说的博南县,应该属于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博南古镇,在大理、云南一带,和缅甸琥珀也比较接近。2. 同期郭璞(276年—324年)在志怪小说《玄中记》中记载:松脂沦入地中,千岁为茯苓。枫脂沦入地中,千秋为虎珀。 郭璞是哪位大神呢? 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方术士,被后世公认为是风水鼻祖。他认为,琥珀是由枫树的树脂落入地中,历经千余年化成,和张华《博物志》所述相差不远,不过一个说是松脂、一个说是枫脂,古人没有现在科技那么精确,也略微缺少点实证精神,有这种分歧也属正常。3. 东晋常璩(约291——361)所撰《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孝明帝永平十二年,哀牢抑狼遣子奉献。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博南县西山高三十里,越之得兰沧水。有金沙,以火融之为黄金。有光珠穴,出光珠。有虎魄,能吸芥。又有珊瑚...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这里说明古人注意到了琥珀吸芥的现象,其实就是琥珀摩擦生出静电,吸附住了一些小碎屑。二、承接汉代,琥珀一如既往的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圈子里游荡1. 南朝梁萧子显所撰《 南齐书》卷七记载: 东昏侯...潘氏服御,极选珍宝。主衣库旧物,不复周用,贵市民间金银宝物,价皆数倍。虎魄钏一只,直百七十万。京邑酒租,皆折使输金,以为金涂。犹不能足...郡县无敢言者。此处的主人公是齐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83-501年),父齐明帝萧鸾,母刘氏。明帝死后继位,时年16岁,在位4年。该故事亦见于梁·萧绎《金楼子》 卷二·箴戒篇二,曰:齐东昏侯宝卷潘氏服御极选珍宝,琥珀钏一只直七千万。 虽然两个典籍所记价格不一样,但琥珀镯在那个时候,看来真的是极为贵重。与翡翠、玉石不少大料较容易开出手镯不同,即使放到现在,能做整只镯子的琥珀大料,依然是少的可怜,而且即使开出来,也会有杂质、裂纹之类,所以琥珀和蜜蜡桌手镯的价格也一直高居不下。有心的玩家,不妨留心私藏一些。产自缅甸地区的琥珀(金棕)手镯,现代2. 清代严可均所辑的《全宋文》,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其中卷十二也记载了刘裕的一个儿子——江夏王刘义恭的一点资料:江夏王义恭......垂赐金镂虎魄茱萸囊,七宝校装绢里副之,七宝校装玉眼明囊。(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六,《御览》七百四。)金缕琥珀茱萸囊,用镶金丝的香囊将琥珀和茱萸装起来,想来定为颇为奢华之物,似为安神辟邪所用。三、除了作为贵重的珠宝,琥珀的药用价值被开始发掘出来。1. 懂医学的都知道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这可是一位大神,是南朝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在其所撰的《名医别录》上品·卷一记载:虎魄,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生永昌。这是比较早的古籍中关于琥珀药用的记载,而且功效看起来还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在《名医别录》中,陶弘景是把琥珀与松脂、松实、松叶等归为一类,对琥珀的性状似已洞若观火,真不愧是后世医药家、炼丹家的鼻祖。该书后面是这样记载的:松脂:味甘,无毒,主治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治恶风生太山,六月采。松叶:味苦,温。主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其中说到食用松叶可以“不饥,延年”,不知有没有人亲自试过?味道很独特。 2.另外,陶弘景还整理了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比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还要早好多个世纪。 里面对琥珀也有描述和记载:味甘,平,无毒。主安五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生永昌。旧说云是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今烧之亦作松气。世有琥珀中有一蜂,形色如生。这里说到琥珀里面有一蜂,这恐怕要算最早的虫珀记录了吧。3. 在沈约(441~513年)所撰《宋书·武帝纪下》中记载了六朝南宋武帝刘裕的一则故事: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宁州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悦,命捣碎分付诸将。该故事亦见于北宋李昉等人所著《太平御览》 卷一百二十八。简单来说,宋武帝刘裕把光色瑰丽的琥珀枕头“捣碎分付诸将”,制作金创药,充分利用了琥珀“消瘀血”的作用。笔者在切割琥珀的时候偶而也会切破手指,受此启发,就地取材,抹点琥珀粉,效果确实比一般的创可贴好不少。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是南朝(宋、齐、梁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学问渊博,据称是齐、 梁文坛的领袖。这则记载不同于其他志怪小说,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四、琥珀明确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1、还是《华阳国志》,其《汉中志》载: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周赧王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巴、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而车渠、玛瑙、珊瑚、琳碧、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筇竹、殊方奇玩,盈于市朝,振扬威灵,被于幽裔。这段记载说明,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像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水晶等珍宝奇玩,在市面上多了起来。边贸发达了,各种珍奇物件层数不穷。这既能体现天子的威严,又能给那些偏远民族一些贸易机会,所谓泽被万方。当真是天朝上国的心态啊。嘉庆年间印刷的《华阳国志》2.唐代姚思廉撰写的《梁书》,记载了南朝齐、梁(502—557年)时期五十余年的史实,其中第五十四卷“诸夷海南诸国、东夷、西北诸戎”载:中天竺国,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里,一名身毒。汉世张骞使大夏,见邛竹杖、蜀布,国人云,市之身毒。身毒即天竺,盖传译音字不同,其实一也...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分为五江,总名曰恒水...其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珊瑚、琥珀、金碧珠玑、琅玕、郁金、苏合。今天的印度在古代叫做天竺、或者身毒。由此记载来看,当时的印度,也已经通过与大秦国、安息国的海外贸易,取得琥珀、珊瑚等珍宝了。几大文明古国,似乎在那个时候已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3.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北魏郦道元(472年—527年)写过一本《水经注》,洋洋万言,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其中卷三十六关于永昌郡的描述,也有琥珀的记载:按永昌郡有兰仓水,出西南博南县,汉明帝永平二年置...兰仓水出金沙,越人收以为黄金。又有珠光穴,穴出光珠,又有琥珀、珊瑚、黄、白、青珠也。这里永昌郡博南县出产琥珀的记述,不仅与前文的几条记载相互佐证,也能说明琥珀和珊瑚、黄金一样,已经是不得不说的一种珍宝了。4. 另外,《华阳国志·卷十》记载了一位清廉太守:郑纯,字长伯,郪江人也。为益州西部都尉。处地金银、琥珀、犀象、翠羽出,作此官者皆富及十世。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及京师贵重多荐美之。明帝嘉之,乃改西部为永昌郡,以纯为太守。这段对益州产琥珀的记述,可与《博物志》中的记载相佐证。另外啰嗦一句,这里的郑纯太守真是廉政的典范啊,守着金山银山,琥珀犀角和一堆土特产,别人都可以做官十代富贵,而他独守清廉。也正因此才能够名垂青史吧。不过,中国古代百姓苦,清廉本来是做官的本分,奈何本分的人少,所以出了个海瑞呀,包拯啊,就要大肆赞叹一番了。然而历史是个公正的看客,盖棺定论,不差分毫。况且,举头三尺有神明,看不透的,瞎折腾啥呢?!

琥珀为什么被人们视为风水宝物

古代人们认为琥珀是老虎的魂魄凝聚而成。

为什么时光是琥珀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琥珀,我先解释一下琥珀的意思:古代树脂变来的一种化石。远古的森林沉积而埋在地下,树枝的木质部分变成了煤,而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就变成了琥珀。由于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颜色不同,所以琥珀也有红色、金黄色和褐色等不同色彩,古时各种昆虫正好被树脂包围,这里解释琥珀,而是时光被说成琥珀的缘由,时光就像琥珀将你的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完美的保留下来。

捷克琥珀堡的风水

琥珀堡城堡内面积较大,堡内有一座设计独特的镜宫,宫殿用玻璃嵌壁,整个宫殿熠熠生辉。琥珀堡建筑宏伟,装饰华丽,堡内的建筑物,由多个不同时期的宫殿组成,并依山势兴建,极为壮观,里面最为著名的是1675年建的玻璃的宫殿(Sheesh Mahal),宫墙上有无数面小镜子,流光溢彩,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虽然目前宝石已改成赝品,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后,有如芒钻漫天飞舞、非常奇妙。琥珀城堡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据说这里曾经作为印度的首都长达6个世纪之久。宫殿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

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学点风水 > 琥珀风水:为什么说戴蜜蜡貔貅能招财?

相关推荐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