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发布于 2021-01-17 05:38:48
- 分类:其他风水
- 来源:
- 阅读()
- 评论()
中国哪个周易大师和风水大师最厉害?风水第一练力华命理第一任纪光六爻第一李顺祥面相第一邵伟华求鲁木森和练力华玄学风水丛书鲁木森《玄空风水四海随笔》《玄空风水100例》
中国哪个周易大师和风水大师最厉害?
风水第一练力华命理第一任纪光六爻第一李顺祥面相第一邵伟华求鲁木森和练力华玄学风水丛书
鲁木森《玄空风水四海随笔》《玄空风水100例》《易经实用技法》《玄空风水实用》《命运与信息同步研究》;练力华看风水水平怎样?
练力华看风水水平怎样?
丈八矛和槊——中国人的枪矛情怀
众所周知,刀剑是冷兵器文化圈内的皇帝,其影响范围之广,受众之多,地位之高,无可比拟。唯一能接近刀剑文化地位的,似乎就只有枪矛了。中国有马槊情怀,日本有朱枪文化,欧洲有骑枪竞技。对于大众来说,关于槊最有名的故事,也许就是曹操的横槊赋诗了,这个故事因《三国演义》而广为人知。不过,横槊赋诗的段子,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这个段子其实还有个模板,在南北朝时代。荣祖少学骑马及射,或谓之曰:“武事可畏,何不学书?”荣祖曰:“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犬羊乎!”——《南齐书 垣荣祖传》在中国,好像一提起“槊”,对冷兵器感兴趣的人们就会高谈阔论起来。有的被传说误导,对其极力神话。有的引用文献记载,对其略作解析。两者互相对立,争论不休。这,基本就是“槊”话题下的日常了。谈起槊这个兵器,很多人逻辑就开始混乱。有的说槊不是矛,它虽然脱胎于矛,但是比矛高级多了,贵族专用。有的说槊就是矛,没那么高级。但你要是细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矛,他未必能答上来。当然,大部分吃瓜众也不会去细问,毕竟矛哪有剑高级?矛还能玩出什么花来?藏矛什么是槊?槊和矛是什么关系?矛和枪又有何联系?我作为枪矛爱好者,自然也想对这些一探究竟。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颇有收获。有时也会引用文献跟其他一知半解的吃瓜群众科普。但是后来我发现,单纯引用文献记载的定义,去抠字眼,并不完全正确。研究古人对兵器的定义,必须要把自己代入进当年那个时代和环境。如果代入的时代和环境不对,那么心中的概念就不对,得出的结论也不对,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半对半错罢了。原本我是没有信心专门发文科普“槊”的,因为自认为见识短浅,略知一二,尚需更多学习。无奈见多了各种传说谣言和肤浅解析,基本上是两极分化的状态。要么神话,要么庸化。即便有少数折中观点的,对最早的“槊”的定义,也未能完全解析。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写篇文章,深度分析“槊”的完整定义,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关于槊的定义,最早见于东汉的《说文解字》,它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然后就是东汉末年的《通俗文》和《释名》,这两本书谁更早,我不清楚。但是看这两部书分别对槊的定义标准,似乎是逐渐补完的,三本书合起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补完过程。其他朝代也有几本古籍解释了槊,但是都不如这三本重要。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槊,矛也。东汉 服虔《通俗文》——槊,矛长丈八谓之槊。东汉 刘熙《释名》——矛长丈八尺曰矟(同槊),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又曰激矛,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按照这个规律,“槊”在东汉的最终版定义就是《释名》里的“一丈八尺马矛”了。汉尺23.1厘米,一丈八尺约4.16米。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马矛都有一丈八尺,也不是所有东汉骑兵都能运用丈八马矛。打个比方,如果把矛比喻成男人,槊就是身高1米9,还有车的男人。这样说的话,概念就很明朗了吧。槊确实没有网络段子里传的那么神,积竹木柲这种工艺,在东周时期就出现了,大量应用于当时的戈,矛,戟等长兵器上。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时期,古人打的是贵族战争,以车战为主,战车兵全是贵族。这个工艺发明出来主要是为贵族车战服务的,奴隶步兵不一定能用到。马槊传说的缔造者,可能也参考了这段历史。日本也有类似的工艺,是否使用积竹木柲,也不是槊的定义标准。但是,槊也确实是特殊的,参考《释名》里的一丈八尺马矛定义。这种极长的马矛,只有马术和武艺超群的精锐骑兵才能使用。虽说没有马镫,汉代骑兵也能在马上使用马刀,马戟,马矛等兵器近战。但是终归条件艰苦,能做到这些的全是精锐士兵。骑兵本身就是精锐兵种,骑兵中的精锐,才能自如地运用丈八马矛。东汉马槊的定位,我认为跟日本的朱枪类似。日本和中国,都有“精英专属长枪”的文化,只不过东汉时期没有硬性规定:“必须精锐骑兵才能使用槊。”但是4米多的马槊只有精英才能驾驭,又是不争的事实。之后的朝代,也没有官方去专门规定。但是古人都知道马槊是种高级枪矛,乃至于后来步兵枪矛也被影响,纷纷改名称槊,大家不约而同地喜欢上了“槊/矟”这个称呼。再后来人人都说自己的枪矛是槊,是丈八矛。于是在大约一千八百年后的现代,由今人主动给马槊加上了使用的限定条件,又将其极端美化,无限拔高。最终,槊成为了传说。那个神话槊的段子很多年前就有了,据说出自一部小说。不过能让国内大量群众接受,说明中国武将的马槊、马枪形象,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有一定的市场。至于为什么不拿欧洲的骑枪作类比,是因为欧洲骑枪的发展路线跟中日都不同。骑士所持骑枪的形象,基本上都被特化型锥形骑枪代表了。常规的长柄骑枪,也没有应用过中日皆有的积竹木柲工艺。虽说积竹木柲不是马槊的区分标准,但是欧洲长柄骑枪与中日的骑枪对比,始终让我觉得有种廉价感。因为中国和日本,从来就没有骑枪捅一次就扔的历史记载,一个例子都没有。关于积竹木柲的产生时期和应用范围,马镫出现的年代,其对骑兵的作用,我懒得码字了,直接放截图资料。之后也会有大量图片资料,毕竟无图无真相。汉代画像石槊的定义大约出现于东汉中期,基本完善于东汉末年。在兵器种类(矛),兵器规格(一丈八尺),兵器应用场合(马上)三方面,都定下了较为明确的标准。东汉马槊的矛头长度是否也有标准?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目前已出土、出水大量汉代铁制燕尾矛头,而且东汉燕尾矛头整体比西汉的更长,普遍在50厘米以上,达到七八十厘米的也有,这就是《释名》里槊的全貌。矛杆很长,矛刃也很长,精锐骑兵专用。至于杆子是什么材料,未知。合理的设想,应当是优质硬木杆或积竹木柲等。青铜矛头一开始很小,后来工艺进步了,就做长了些。铁矛头也是这个规律。先短,后长,然后有长有短。最后因时代和环境变化,以及成本等原因,小枪头逐渐占据主流。至明代发展到极端,先是要求“枪头不过四两”,后来变成“枪头不过两”。明代一斤=590克=16两,1两约37克(6枚一元硬币,大约36克),四两约148克。虽说枪头轻了,重心靠后,利于操作,但是省材料也是不争的事实。世人大多知道越王勾践剑,却鲜有知道吴王夫差矛的。吴王夫差自用青铜矛,全长29.5厘米,刃宽5.5厘米。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 有人主张短小轻捷的枪头才利于透甲,请看明代专家的说法。戚继光也挺无奈的,他知道哪种枪杆质量好,但是由于明朝中后期军工太渣,步兵长枪不得不应用大量竹竿。他在南北皆是这种情况。诚然,步兵长枪戳马容易断,主要是因为枪杆太次,跟小枪头无关。但是,刃长一尺三寸的骑兵线枪,又名“透甲枪”,也是时人的观点。(图式有问题,不同版本的书,图式也不同,必须要结合文字来看。)明代营造尺32厘米,一尺三寸是41.6厘米。枪头全长两尺,64厘米,接近东汉燕尾矛的尺寸。整枪全长九尺,2.88米。在马具发展很完善的明朝,蓟镇枪骑兵只能使用2.88米的线枪,3米都不到,这就是普通骑兵的水平。跟蒙古骑兵的腰刀对战,竟然只能五五开,这在汉唐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与当时明朝骑兵整体素质下降有关,同时期蒙古骑兵也退步的厉害,这个放在下次讲。既然要谈东汉时期诞生的“槊”对后世的影响,我认为还是贴出文献比较直观,那些都是具体的例子。自从东汉末年槊的定义完善后,距今约有一千八百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槊和丈八矛、丈八枪,时常出现于史书、兵书、武术典籍和明清小说中。发展到后期,槊和丈八矛俨然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信仰,直至今天的传说。文献摘录部分较长,不耐烦的话可跳过。主要是让人感受一下槊和丈八矛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汉三国的历史记载中,并未出现“槊”和“丈八矛”等字眼。或许在当时,“槊”这个字比较生僻,也没人在乎这个称号。同样生僻的字词还有鈼、鋋、鍦、鏦、矟、激矛(槊)、仇矛等,都是指矛类武器。文献摘录部分开始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 董卓传》——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西晋 陈寿《三国志 公孙瓒传》——瓒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西晋 陈寿《三国志 张飞传》——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唐 房玄龄等《晋书·刘曜载记》——安与壮士十馀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南朝梁 沈约《宋书 武帝纪》——群贼数千,皆长刀矛鋋,精甲曜日,奋跃争进。龄石所领多鲜卑,善步槊,并结陈以待之。贼短兵弗能抗,死伤者数百人,乃退走。唐 李大师、李延寿《北史 拓跋仪传》——仪膂力过人,弓力将十石,陈留公虔,槊大称异。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北史 拓跋虔传》——虔姿貌魁杰,武力绝伦。每以常槊细短,大作之犹患其轻,复缀铃于刃下。其弓力倍加常人。以其殊异于世,代京武库常存而志之。虔常临阵,以槊刺人,遂贯而高举。又尝以一手顿槊于地,驰马伪退,敌人争取,引不能出。虔引弓射之,一箭杀二三人,摇槊之徒亡魂而散。徐乃令人取槊而去。每从征讨,常先登陷阵,勇冠当时,敌无众寡,莫敢抗其前者。唐 李延寿《南史 羊侃传》——车驾幸乐游苑,侃预宴。时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成,长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观者登树。帝曰:“此树必为侍中折矣。”俄而果折,因号此槊为折树槊。北人降者,唯侃是衣冠余绪,帝宠之逾于他者,谓曰:“朕少时捉槊,形势似卿,今失其旧体,殊觉不奇。”上又制《武宴诗》三十韵示侃,侃即席上应诏。帝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后晋 刘昫《旧唐书 尉迟敬德传》——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是日,出入重围,往返无碍。齐王元吉亦善马槊,闻而轻之,欲亲自试,命去槊刃,以竿相刺。敬德曰:"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元吉竟不能中。太宗问曰:"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对曰:"夺槊难。"乃命敬德夺元吉槊。元吉执槊跃马,志在刺之,敬德俄顷三夺其槊。元吉素骁勇,虽相叹异,甚以为耻。及窦建德营于板渚,太宗将挑战,先伏李勣、程知节、秦叔宝等兵。太宗持弓矢,敬德执槊,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贼众大惊扰,出兵数千骑,太宗逡巡渐却,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所杀亦十数人,遂引贼以入伏内。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纪五》——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旧唐书 秦叔宝传》——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旧唐书 苏定方传》——贼轻定方兵少,四面围之,定方令步卒据原,攒槊外向,亲领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北宋 薛居正《旧五代史 李存孝传》——存孝激励部众,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生擒季筠于军中。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存孝死,武皇不视事旬日,私憾诸将久之。元 脱脱等《宋史 呼延赞传》——召见,令之作武艺。赞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又引其四子必兴、必改、必求、必显以入,迭舞剑盘槊。赐白金数百两及四子衣带。《宋史 岳飞传》——飞引兵益北,战于太行山,擒金将拓跋耶乌。居数日,复遇敌,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 》长枪解——用毛竹之细者,长一丈七八尺,上用利刃,重不过四两,或如鸭嘴,或如细刀,或尖分两刃,造法亦自脊平铲至刃乃利。必执持正根,用杨家法,初则用之南方杀倭,全赖于此,此利其长。明 程冲斗《长枪法选》长枪说——器名枪者,即古之丈八矛也。长枪式说 历云丈八长枪,以周尺计之,只有一丈四尺四寸。余受师传,所用木杆,一号长一丈八尺,重十二斤;二号长一丈七尺,重九斤;三号长一丈六尺,重七斤。一二号平日习演,先持长重,而后用短轻,乃练力之法也。三号可以临敌,如再轻短,照古数一丈四尺,无不利也。明末清初 吴殳《手臂录》剑诀:长兵柄以木,短兵柄以臂。长兵进退手已神,短兵进退须足利。足如毚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余擅梨花三十年,五十衰迟遇剑仙。明末清初 陆桴亭《石敬岩传》——石敬岩,予所从受剑槊之师也。崇祯癸酉,平湖沈公萃祯备兵吾娄。时江北以北海氛日甚,沈公留心武事,聘东南技勇练兵教士。敬岩应聘而来,同时来者,有曹兰亭、赵英及少林僧洪纪、洪信之属,独公称最,自曹兰亭以下皆推服。年已七十余,犹力举千钧,盘舞丈八蛇矛,龙跳虎跃,观者皆辟易。有程某者,徽人,亦善梨花枪,妒公,愤言于众,欲与公较,公与期日较技。前一夕,程忽遁去。初,公与予论马槊,谓马上槊犹马上箭,对镫抹揪乃可发枪,若分骔者全恃马力,倘敌马力强,能折人枪,故马槊以浑铁为贵。公之死,卒以围合敌众枪力不及,而贼马又强,皆如其所论云。文献摘录部分结束槊的历史影响槊和丈八矛之说由来已久,广义上丈八矛=槊,因为历代尺度不同,而古人往往青睐丈八这个数字,东汉以前没有丈八矛的说法,其心理一猜便知。矛=枪,上面的明代《长枪法选》有说明。从实物,图谱和使用方法看,矛跟枪就是同一类兵器。枪矛类型相同,唯一的不同只是称呼。盛唐以后矛多称枪,槊和矛的字眼从此少见于正史和兵书。后世的人们由于怀古情怀,或者是为了装B,才会常常提起。至于鈼、鋋、鍦、鏦、矟这样的生僻字,在更早之前就被人遗忘了。主要是跟槊和丈八矛比,这些生僻字没牌面,逼格不足,读起来也没气势。唯一有逼格,读起来也有气势的矟,还是槊的分身、小号。矛?枪?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古人动辄以槊代指枪矛,无论是什么型号的枪矛,叫“槊”或者“丈八矛”就完事了,他们自己都未必知道汉唐马槊什么样子。这个时候,槊仿佛成了所有枪矛的形象大使,许多人言枪必提槊。尤其在明朝,这种现象开始形成一种风尚。而现代的“槊传说”,却造成了一个相反现象。很多人喜欢将槊独立于枪矛体系之外,他们认为槊非常高级,可以和宝剑名刀比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认可马槊的高端地位和高战力,也明白马槊和枪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不甘于让马槊与枪矛为伍,似乎是由于枪矛太流行的缘故。虽然武将和小兵都用枪矛,但是一旦跟小兵沾上关系,枪矛的低贱之气就隐隐扑来,与高贵的马槊格格不入,于是一知半解的吃瓜众就把槊和枪矛划清界限。他们或许喜欢槊,不喜欢普通枪矛,又或许仅仅是叶公好龙。枪矛爱好者的想法,就会更接近古人,即“槊就是最高级的枪矛,是枪矛的形象大使,说起来很有牌面。”自明代以来,枪术发展达到一个高峰,于是枪便开始有了“百兵之王”的称号。既然枪被称为“百兵之王”,那么最高级的枪——槊,自然就是“枪中之王”“枪中之帝”了。虽然大家明面上很少这么说,但是种种迹象又表明,这种观念广泛存在于枪矛爱好者之中。其想法,也确实更接近事实。唐代枪骑兵历代的槊有何区别?虽然东汉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和隋唐都盛行槊,但是不同时代的槊又有所区别。若以东汉三国时期的“丈八长刃燕尾矛”为正统,那么其他时代的槊就或多或少不那么正宗了。我最开始说过,研究古人对兵器的定义,必须要把自己代入进当年那个时代和环境。东汉时期,给槊下定义的服虔和刘熙,他们心里的一丈八尺长矛,基本可以肯定,是长刃燕尾矛,因为当时的主流长矛就是这种形制。同时期的鋋(铁柄短矛)和仇矛(三叉矛)等不可能做这么长,它们也代表不了数量庞大的长刃燕尾矛。人们受限于所处的时代,眼界和观念都会被束缚。比如明清小说和画像里的三国武将,大多是宋明时期的装备。偃月刀和方天戟是北宋产物,曲刃蛇矛是明代产物等等,不胜枚举。现代很多人尚且陷于对三国武将的刻板印像之中,就不必苛求古人了。汉代兵器一览,其中有刀、剑、鋋、铩、矛、铍、戟、手戟、弓、弩、钩镶、盾牌。图里的环首刀和汉剑长度惊人,比人还长。或许是夸张的艺术表达,或许真有其物。目前出土最长的环首刀,是东吴的1.46米长刀。而汉剑,据说有1.6米的。三国时期东吴1.46米环首刀《释名》里对每种兵器都作了具体的定义,即使乍看上去都是矛,但不同形制和尺寸的矛,功能和作用也是大相径庭。似乎魏晋之前,古人给兵器命名喜欢用单字,甚至可以为了一个兵器生造出一个字。这些单字,往往令人难以理解。不像后世喜欢用复数字组合,比如漆枪、锥枪、钩镰枪、白棒、狼牙棒、金箍棒之类,一目了然。东汉 刘熙《释名 释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头曰鐏,鐏入地也。其矜曰松椟,刃长三尺。矜宜轻,以松作之也。椟速独,前刺之言也。矛长丈八尺曰矟(同槊),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又曰激矛,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仇矛,头有三叉,言可以讨仇敌之矛也。夷矛,其矜长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灭敌,亦车上所持也。?矛,长九尺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挃于车上,使殊离也。有个字不认识,手里的字典也没有收录,就以?代替了。第一种矛,刃长三尺(约69厘米),松木柄,柄宜轻,底部装矛鐏。一般来说,松木较软,不宜做长兵的柄。或许这是一种投矛,头重柄轻,重心在前,都是标枪的特性。又或许这就是低级杂兵矛,次品。矟锋长度没有记载,结合东汉燕尾矛实物和第一种矛的矛刃尺寸,矟锋长度估计也有标准。或许是记载不全,或许是缺字漏字。因为很多古籍并非是原版,传抄整理过程中缺字,添字是常见现象。现存最早的《释名》是明版,在没有原版的情况下,只能以现行版本为依据了,我的这本是中华书局版。《释名》里对夷矛记载与《考工记》有出入,不过书里的数据毕竟是死的,古人造兵器不一定都符合书中标准。根据曾侯乙墓出土的殳来看,殳的长度在3米以上,已超过《考工记》和《释名》的标准(2.77米)《周礼 考工记》——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注: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所谓仇矛,其实就是三股叉殳,普通版,就一铜箍棒殳,三棱矛头版,今人取名为“锐殳”汉代锤矛(我觉的叫锤矛挺好)宋代锤枪(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东汉末年有个猛将必须要提一下,虽然他不是以使用马矛为主的人物,但是此人武艺超群,堪称武器大师。东汉末年流行的武器,他起码用了七成,明确记载其使用过的武器基本可以摆满一个大兵器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例子也透露出了一个现象,武将使用的兵器,其实不只一件。《三国志 典韦传》——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巿,一巿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十馀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於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列一下武器清单:匕首、刀、短戟(能藏在车里)、长矛、撩戟(手戟)、大双戟、长刀、长戟、大斧。南北朝时期的矛槊当时流行人马皆披重甲,是为甲骑具装。马戟由于透甲性能差,逐渐被淘汰。槊的形制与东汉三国不尽相同,有的槊锋开始变短。梁简文帝萧纲曾经写了部《马槊谱》,可惜早已失传,只留下《马槊谱序》,有价值的信息基本荡然无存。南北朝之前,甲骑具装很稀有,戟集合了刺、勾、啄、叉、砍多种功能,十分吃香。甲骑具装流行后,戟曾经引以为傲的多功能,在重甲面前一无是处。两汉魏晋流行的卜字戟,它的装柄方式注定了突刺效能弱于燕尾矛、透甲性能差。戟的小支也严重阻碍了突刺深度,所以南北朝骑兵都不用马戟,只有一部分炮灰步兵还在用。卜字戟现代人复原的卜字戟西魏壁画南朝马具装画像砖隋唐时期的矛槊唐代渤海国铁矛据说是唐代鎏金马槊隋唐时期,马槊武艺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尉迟敬德为最强者。他不仅能轻松避开敌人的矛槊刺击,还能把对面的槊夺过来,再刺回去。李元吉也是个马槊高手,他听说尉迟敬德很牛,心里不服,与其比试。结果进攻四次都没刺中,三次被抢了槊,颜面尽失。李元吉表面上很佩服,心里很受打击,觉得很丢人。玄武门之变,他被尉迟敬德杀死,也是倒了血霉。李元吉当时一定很绝望:“怎么又是你?放过我吧大佬,我受够了!”夺槊想象图上面这幅图不一定全对,权当参考。图里进攻方刺得太深了,骑兵手持4米以上的马槊,两马错镫,没必要凑这么近。突厥壁画唐代文献对兵器形制记载很水,形制方面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也没图样。研究唐代兵器形制,主要靠壁画和少得可怜的文物。所以,唐代兵器是神秘感最多的。唐代禁止私人持有长矛和槊,短矛和刀等格斗兵器就不管制。这表明当时的唐人,对普通短矛,长矛和槊区分明显,概念明确。《唐律疏议》——疏议曰:“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若有矛、矟者,各徒一年半。注云“谓非弓、箭、刀、楯、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听有。《唐六典》里作者直接坦言,当时的骑兵漆枪比较短,达不到一丈八尺,步兵木枪倒是挺长。唐代小尺30厘米,大尺36厘米,一丈八尺至少5.4米。看壁画里的士兵长枪,步兵枪大概在2—3.6米,骑兵枪约2.5—3米。当然,很多古画的比例并不写实,这也是影响判断的因素。不要被枪杆上的旗子蒙蔽了,以为只是旗杆。长枪上挂旗子也能刺杀,不过看上去确实华而不实,很违和。壁画上很多士兵的枪头都脱落了,很可惜。《张议潮出行图》晚唐《通典》卷十五 选举三——又断木为人,戴方版於顶。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名曰"马枪"。(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其木人上版,方三寸五分。)皆以儇好不失者为上。《通典》里又出现了一丈八尺的武举考试马枪。《唐律疏议》成书于永徽四年十月(公元653年)《唐六典》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通典》成书于贞元十七年(801年)不同时期,情况也不同,需要分别看待。宋代的矛槊《宋史》里也有槊,一个是呼延赞的枣槊,一个是仪仗器,叫犦矟。还有岳飞的丈八铁枪,广义上丈八枪矛=槊。这似乎是二十四史里最后记载的槊和丈八枪矛。南宋铁矛头宋代长枪枪矛槊的关系结合以上多种资料,我做了个文字说明图示,将枪矛槊之间的关系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这应该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加明朗。槊,最精确的定义是指东汉时期4米多的长刃燕尾马矛,精锐骑兵专用。与鋋(铁柄短矛)、铩(长铍加镡)、戚(一种青铜小斧)等字情况类似,可以说它们属于某一类兵器,但这些称呼的背后,都有具体所指。鋋铩槊的流行成因槊、矟、激矛等称呼,在东汉三国鲜有人用。五胡十六国时期,才出现“丈八蛇矛”的叫法。有种说法是:丈八蛇矛的“蛇”,是吴语“槊”音的误传。吴地方言我不太懂,不敢肯定。南北朝时期,槊、矟之类的称呼便流行起来,无论马矛还是步矛,大家都这么叫。有人认为槊是胡人带来的,所以南北朝时期才会有大量槊的记载。然后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以此表明马槊是南北朝时期的新式武器。那么,马槊的使用,真的距萧纲的时代不远吗?《晋书·刘曜载记》——安与壮士十馀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平先亦壮健绝人,勇捷如飞,与安搏战,三交,夺其蛇矛而退。会日暮,雨甚,安弃马,与左右五六人步逾山岭,匿于溪涧。翌日寻之,遂不知所在。会连雨始霁,辅威呼延清寻其径迹,斩安于涧曲。曜大悦。安善于抚接,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聂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聂骢窜严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曜闻而嘉伤,命乐府歌之。陈安(?—323年),萧纲(503年―551年),这两人相距近两百年。两百年,不少传武也就这么长历史了。《晋书》虽是唐人编纂,但是唐人有必要给西晋末年的陈安平白无故地编首《壮士之歌》吗?也许萧纲觉得两百多年不够看,要五百年才算历史悠久。《三国志》里记载的公孙瓒、张飞、丁奉等武将的马矛,萧纲或许主观认为不是槊,我不认同这观点。电影《亚历山大》,为了还原历史,似乎不使用马镫。也有说法是后期将马镫P掉了我认为,是因为五胡十六国之前,双边马镫还未出现,在马上使用4米长矛,是极少数精英才能办到的事,可谓凤毛麟角(为了避免抬杠,部分游牧民族除外)。而时人不喜用槊和矟这俩生僻字,不会到处宣传自己用的是丈八马矛,于是史书也几乎不记载。西晋骑兵只靠单边马镫上马,上马之后就不用马镫了。东汉有没有单边马镫还存疑,大概率没有,有也基本没啥用。所以东汉三国的丈八长刃燕尾马矛,本身就是个小众兵器,流行不起来。五胡十六国时期,双边马镫出现,在马上用4米长矛相对更加容易,丈八马矛开始流行。随着大量胡人的汉化,他们看中了“槊”和“矟”的称呼,觉得很合适,逼格很高,叫起来也很有气势,于是广泛使用。而“激矛”这个称呼,他们觉得太LOW,从来就没人用过。自从有了双边马镫,骑兵能用马槊做出更多攻击方式,花样更多,后来就有了萧纲的《马槊谱》(可惜现在没了)蒙古套马杆槊的泛滥,千年的槊情怀南北朝开始,槊的称号开始泛滥,不光马矛这么叫,步矛也这么叫。他们用的是《说文解字》的标准?还是《通俗文》的标准?亦或是《释名》的标准?看“槊”字泛滥的程度,八成是《说文解字》的那套初级标准了:“槊,矛也。”用这个定义准没错,现代大部分所谓考据党也是这个套路,叫“矛”就对了。至于是什么矛?管他的,有几人在乎? 而区分日本打刀和太刀的考据党,那就多了,外形差不多的刀,他们愣是要分得清清楚楚。什么是“双标”啊?这就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怪古人。古人看中了“槊”这个称号后,逐渐开始滥用,因为太有逼格了,根本停不下来,所有枪矛都开始叫槊。盛唐以后消停了一段时间,换了个新名字——枪。宋元明清时期,好多古人还怀念槊的威名,时常提起槊。那么如何定义长枪?“器名枪者,即古之丈八矛也。”——《长枪法选》长枪说甚至手里拿着3米红缨枪,也要自称这是丈八矛,暗指槊。“足如毚兔身如风,三尺坐使丈八废。”——《手臂录》剑诀年已七十余,犹力举千钧,盘舞丈八蛇矛,龙跳虎跃,观者皆辟易。——《石敬岩传》明朝中后期最流行的步兵长枪:锥形小枪头配重长枪其实这个心理可以理解,装B嘛,自古有之,人之常情。只不过古人的这种装B行为,给今人分辨枪矛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从古代“槊”的泛滥现象和现代“槊”的神话现象,可以看出,其实国人对枪矛还是有情怀的。表面上看是槊情怀,本质上是枪矛情怀,因为槊其实是枪矛的形象大使。虽然确实很多人都觉得枪矛档次不如刀剑,是杂兵的象征。但是一提起“槊”,大家就来劲了,那股高贵王霸之气,令人浮想联翩。谁还记得,大约一千八百年前,“槊”只是个冷门无人用的生僻字。在现代,槊这个字倒是没那么泛滥,人们开始把槊限定在“矛刃和矛杆较长、硬木杆/积竹木柲、做工精致”的范围。不得不承认,槊传说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把槊的定位再次明确,指明了其高档兵器的属性。除去“贵族专用、三年制作、成功率四成”这样的神话部分,它依然是高级矛,依然是那个从古至今很多人喜欢去附会的槊。从广义上看,所有枪矛都可以称槊。狭义上看,只有柄长刃长的高级枪矛才能叫槊,这就是我个人目前的观点。严守东汉4米长刃燕尾马矛的标准,不太符合时代发展。槊这个称号确实有逼格,不必限制人们的装B之心。我发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明白,真正的槊原本是哪种长矛。把这个概念明确了,不要再混淆。至于每个人对“槊”字的使用自由,我不想去限制,也限制不了,毕竟古人也用这个字,装了千年的B。关于风水学的初步分析
风水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因有风水著作《青囊经》、《青鸟经》影响广泛,故也有人称风水为“风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故谓之风水;这是有关风水的最早的定义,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易经大师排名
邵伟华 面相练力华风水李顺祥六爻任纪光命理李易博风水李涵辰命理苏国圣命理
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学点风水 > 练力华风水:中国哪个周易大师和风水大师最厉害?
热门信息
阅读 (2108)
1 八十大寿应当哪一天过适合:有什么忌讳阅读 (456)
2 乾山巽向择日阅读 (286)
3 后天八卦图阅读 (270)
4 桌面风水旗帜:办公桌上的红旗和党旗一起怎么摆放?阅读 (231)
5 在院子里挂上红旗是风水好吗:国旗能镇宅避邪吗?